闽南师范大学马院学子赴东山开展“孝廉家风”实践活动
闽南网7月6日讯(通讯员 王钰婷 任程龙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为推动廉洁文化与青年思政教育深度融合,7月3日,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漳州东山,在谷文昌同志播撒过汗水与信念的红土地上,深入领悟他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从政的精神内核。

廉政馆里叩初心,家风访谈明使命
在谷文昌廉政教育主题馆,实践队员们通过观看史料影像、参与座谈交流,深入感悟“四有书记”谷文昌廉洁修身、齐家、从政的为民初心。闽南师大校友、东山县纪委白嘎老师以“一张木桌用30年,子女从不搞特殊”的生动事例,结合“四十几件小事”手册,向队员们深刻诠释了谷公“权力姓‘公’不姓私”的廉洁奉公精神。他倡导大家“走好路、修好心”,在感悟老一辈革命者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将大学思政课堂理论学习与廉洁教育实践紧密融合。

稻田课堂话实事,院长躬行授真知
烈日炎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再生手持稻穗走进“我在径里有亩田”示范地,语重心长地向队员阐释“实事求是”的实践要义。他说,“谷文昌不跟风虚报产量,带领群众试种木麻黄失败多次仍不放弃,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生动实践。”陈再生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勉励学子“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在泥土里长见识、练本领”。这堂田间地头的“土味课堂”,让理论教育焕发泥土芬芳。

百草园中讲担当,青春根植沃土香
在百草园乡村振兴项目基地,90后乡村基层干部林主任与实践队员分享工作经历。多年来,她的轿车后备箱常备一双平底鞋——这是她扎根基层的“标配”。从逐户摸排返乡人员,到带领村民改善村落环境,这双鞋见证了林主任“脚步向下、服务向上”的坚守。实践队还走访了村容整治项目,亲身感悟村干部的工作日常。径里村孙书记让队员们深刻了解“爱岗敬业不是口号,而是脚沾泥土的坚守,只有真正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让百姓信得过,靠得住,托得付”。
此次社会实践以“访馆明廉、探田悟实、走村话责”为主线,让廉洁教育扎根乡土。马院学子们纷纷表示,将把谷文昌先进事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孝廉家风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红土地上绽放廉洁之花。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