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主导产业劳模工匠助企行暨创新工作室联盟成果交流会举办
近日,“引智助企·匠筑港城”烟台市主导产业劳模工匠助企行暨创新工作室联盟成果交流会在烟台市高新区工人文化宫举办。此次活动既是在烟台人才周暨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上劳模工匠风采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服务产业发展、赋能企业创新的务实行动,标志着我市劳模工匠资源将更直接、更精准地服务于企业需求。
会议公布烟台市产业链劳模工匠服务队名单,印发《烟台市“引智助企·匠筑港城”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将聚焦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成立由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劳模工匠和院校专家组成的服务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管理提升服务,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科技攻关等,每年带动各级开展不少于200场次助企行服务,为企业解决不少于200个技术问题,帮助不少于 1000人次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带动更多产业工人立足岗位、专注创新,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劳模工匠是优秀产业工人代表,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是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和模范,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
“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是我们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更是全市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活动现场,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制造运营部焊工孙志辉向全市各行各业的劳模工匠发出倡议,当好工人阶级时代风采的践行者、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产业工人队伍薪火相传的引领者,带动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及创新创造能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
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劳模工匠和驻烟高校、职业院校专家教授资源,深化创新工作室联盟效能,推动“智力”与“产业”精准对接,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为劳模,我们注重将精益求精的态度传递给企业施工团队。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通过工艺演示、标准解读等方式,引导一线砌筑工人树立‘每一块砖都是艺术品’的质量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因工艺不精导致的质量问题,助力企业提升施工品质。”山东省劳动模范、烟台大工匠、烟台城乡建设学校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于炳安说,“砌筑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课堂讲工艺、工地练堆砖’的传统模式,产教融合为我们提供了绝佳路径,让人才培养能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近些年,大量劳模工匠人才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以工匠精神为指引,扎根一线、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山东黄金冶炼有限公司质检中心副主任单召勇表示。
近年来,市总工会瞄准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建立全省首家地市级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和大企业创新创效联盟,探索成立“跨产业、跨企业、跨工种”职工创新联盟,为劳模工匠更好助力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维度服务途径。
“我们以‘引智助企·匠筑港城’为主题,举办烟台市主导产业劳模工匠助企行暨创新工作室联盟成果交流会,高度契合我市以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逻辑,为劳模工匠以及百万产业工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广阔舞台。”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海涛表示,“推动‘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取得实效,重在了解企业需求,贵在解决实际问题。”
各区市、各单位将根据本辖区、本行业实际,组织本辖区(行业)专家教授、劳模工匠、技术能手、科学技术奖中工人创新项目获得者等,建立行业类别清晰、专业特长突出的各具特色的劳模工匠服务队,形成“市级、区市级、产业(行业)、企业服务队”共同行动的工作格局,构建全地域、全领域的劳模工匠“资源库”。各级工会将汇总梳理劳模工匠人才服务“资源清单”,发布专家教授“科研清单”,征集企业问题“需求清单”,建立健全技术难题需求征集和劳模工匠人才资源匹配机制,为实现劳模价值、满足企业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保障。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责任编辑:赖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