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皮海洲:券商员工扎堆“考公” 说明了什么?| 立方大家谈

2025-05-21 07:39:00

皮海洲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证券业曾经是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行业,尤其是券商员工的高收入,让证券业受到不少求职者的垂青,不少重点高校的高才生们都选择进入证券业作为自己就业的选择,甚至还有公职人员“下海”进入证券业。

不过,这种局面如今正在发生改变。不仅公职人员“下海”进入证券业的情况几乎不再发生,而且不少券商员工还通过“考公”“考编”的方式进入体制内,成为一名公职人员。以证监会近期披露的2025年度公务员拟录用名单作为样本观察,共有28名人士曾是券商从业人员,数量接近过去3年证监会拟录用券商背景人员的总和。该数据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仅为13名、9名、7名。

报考央行的券商人士也有不少。根据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2025年度拟录用公务员公告,有23名人员来自证券公司。其中有2名券商人士不仅来自同一单位,甚至曾在同一项目组共事。公开资料显示,该两名人士曾共同参与过一单上市公司可转债项目、一单IPO辅导项目。

曾经令人羡慕的券商员工何以选择扎堆“考公”“考编”呢?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难令人理解。毕竟如今的证券业压力太大,远远没有许多公务员的日子过得舒坦。

一是在收紧IPO、严审IPO的背景下,各家券商的投行业务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大券商的投行业务大量削减,小券商的投行业务甚至一年之中也都难得“开胡“。如此一来,别说有的券商因此消减投行人员,作为投行人员本身来说,也会因此感受到巨大的生存压力。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投行人士,自然会另寻出路。于是,“考公”“考编”自然也就成了这些券商员工的选择。

二是股市行情的不景气也让券商的经纪业务受到较大的影响。毕竟最近十多年,股市行情总体上跌多涨少,A股长期在3000点区域徘徊。低迷成了A股市场行情的最大特色。虽然去年“9.24”行情一度让市场感受到了牛市的味道,但“9.24”过后,A股仍然陷入盘整状态。虽然在国家队的护盘下,A股指数总体运行平稳,但不少个股的股价跌至“9.24”的起点,甚至创出“9.24”以来的新低。市场仍然缺少赚钱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场外的准投资者入市热情不高,场内的投资者交易的热情不高,券商的经纪业务仍然受到影响。相关的从业人员压力山大,“考公”“考编”自然也就成了这些从业人员的选择。

三是由于股市行情不景气的原因,导致券商本身赚钱也很困难,不少券商本身也在裁员,没有裁员的券商不少也在减薪,券商的高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低于不少券商员工的预期。在券商薪酬失去诱惑的情况下,一些年轻的券商员工就会另寻出路,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与事业,“考公”“考编”也就成了不少券商员工的选择。

四是“严监管“也让券商员工承担到巨大的压力。毕竟,最近几年,管理层一直都在强调要夯实中介机构的责任,不仅保荐机构、保代人员要对申报的项目担责,而且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相关的责任人都会被追究责任。而作为证券分析师,同样也受到严格的监管。即便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也有不少员工因为炒股而受到处分。可以说,管理层对于证券业的”严监管“是全方位的,这让券商员工全方位感受到来自监管的压力。

不过,尽管不少券商员工选择了“考公”“考编”,但总体说来,券商的队伍还是相对稳定的,“考公”“考编”的员工只是极少数,毕竟券商员工的收入总体上还是远远高于国内不少行业的员工收入,因此对一些从业者与求职者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一些券商员工之所以选择“考公”“考编”,其实也是为了寻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毕竟一些券商员工“考公”“考编”所选择的职业往往都是受到求职者青睐的热门职业,甚至是一些有着较好发展前景的职业,而一些冷门职业、平常的职业,通常都不是券商员工“考公”“考编”所要选择的。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白龙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