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法院反诈夏令营:实习生自导自演上街普法
当前正值暑期,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迎来一批高校法学专业的实习生,为了丰富实习体验,8月13日,该院“阳光司法反诈夏令营”开营。这批实习生自编自导情景剧《链条上的罪》,随后以“小马宝莉卡片诈骗案”为蓝本举行模拟庭审。庭审刚结束,他们又随法官上街进园,摆摊宣讲反诈知识,吸引不少群众打卡互动。通过模拟庭审、组织反诈志愿宣传,为法学专业实习生搭建一个积累实践经验、展现专业风采的舞台。

禅城法院“阳光司法反诈夏令营”开营。
情景剧+模拟法庭,沉浸式学法
活动伊始,全体实习生共同观看由禅城法院策划制作的反诈普法情景视频《链条上的罪》。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三个主要角色均由实习生担纲演绎。片中,小李利用青少年追捧小马宝莉稀有卡片的心理实施诈骗,小孙则为了赚“快钱”出借银行卡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剧情生动展现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链条,警示大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诈骗钱财不是“致富经”,出借账户也不是“赚快钱”,在电信网络诈骗的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实习生自演情景剧,模拟法庭沉浸“断案”。
“现在开庭!”视频观看结束后,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击声,以视频案例为延伸的模拟法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视频中的小李、小孙作为“被告人”出庭受审,其他实习生分别担任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模拟案件审理全过程。他们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完整呈现了从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宣判等庭审环节,让在场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庭审现场。
精彩呈现的背后,离不开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为突出模拟法庭的专业性、实训性导向,作为指导老师的禅城法院刑庭副庭长金淋云悉心教导实习生撰写庭审提纲、进行庭审排演,就案件证据审查要点、法律适用难点等提出针对性建议,实习生们多次打磨提纲,推演排练,力求模拟法庭更规范、有质量。
从模拟法庭到街头,实战普法
作为本批实习生的主要输送高校之一,当天,广东培正学院3名教师代表到场参与活动。模拟法庭结束后,禅城法院金淋云法官、培正学院徐碧瑶老师充分肯定同学们展现出的扎实法律功底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随后,她们从专业术语运用的规范性、证据链构建的完整性、案件法律适用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点评,提出改进建议。同时,金淋云法官还结合典型案件向实习生宣讲如何识别诈骗套路,引导学生远离诈骗陷阱。

以反诈“卷起来”,青春不“踩坑”为题,实习生在法官的上街开展普法工作。
模拟法庭活动结束后,实习生们便现学现用,与法院干警一同走出法庭,深入园区,化身反诈宣传志愿者。他们手持反诈宣传手册,结合高发的机票退改签类诈骗、贷款征信类诈骗等典型案例,为往来群众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法和防范要点。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跃动防骗挑战”“挑战反诈之路”等多个趣味游戏打卡摊位,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防骗技巧。
“通过模拟法庭的实战演练和反诈普法的志愿服务,我深刻体会到法律不仅是纸面上的条文,更是要融入鲜活的实践,接下来,我将把学到的反诈知识带回校园,继续做好反诈普法宣传,为更多同学筑起反诈防骗的安全防线。”实习生黄乐儿分享道。

实习生们现学现用,与法院干警一同走出法庭,深入园区,化身反诈宣传志愿者。
广东培正学院法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孙思东表示,此次活动将法律实习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同学们通过沉浸式的学习实践,加深了对在校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锻炼了文书写作、庭审技巧、法庭辩论等实践能力,也为未来法律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今后,禅城法院将持续深化院校合作,进一步加强法律实习基地共建力度,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院校联合教育培养机制,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法治人才。
采写:南方+记者 唐梦
通讯员 巫云鹏
禅城法院供图
【作者】 唐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